12月19日下午 ,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开讲,主讲人是来自朱熹文旅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主任陈伟老师,讲座主题为“中国服饰的发展”,近150名学生聆听了讲座。
陈伟首先用英文讲述了“嫘祖养蚕”的故事,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随后,通过播放NHK纪录片《新丝绸之路》,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了丝绸之路的起源、历史、路线以及现存的遗址等,认识到了丝绸之路在中国古代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陈伟详细介绍了中华民族服饰的演变,并借视频《华夏之赏》来展示各民族、朝代服饰的特点。其中,重点介绍了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宋锦的制作过程及其成品,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本色。讲座最后的课堂交流互动环节中,陈伟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中国服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感慨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夏商周、元、明、清直至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服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服饰的演变也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开展微党课—中国服饰的发展,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进一步落实了财贸素养教育的宗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民族自豪感,让大家以更加积极、自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开办两年来,组织了十几场主题报告,每一场都座无虚席,朱熹文旅学院扎实开展传统文化学习与交流活动,始终致力于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民族传统,传播文化精髓、传承中华美德。(供稿:查婷婷 审稿:宋凌云)